从19世纪末起就有中国女孩出国留学,但多与教会有关,或由家庭出资;1914年创立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巴伯奖学金则为女学生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留学途径。作为一项专门资助亚洲女孩赴美留学的奖学金,巴伯奖迅速在亚洲各国赢得赞誉,截至1950年,巴伯奖学金前后资助了284人次亚洲女生进入密大学习,其中中国学生占45.8%,日本学生占17.6%,菲律宾学生占13.4%。虽然同是亚洲女生,但不同国家的巴伯奖得主在修读人数、专业兴趣、是否继续深造、毕业后去向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国别差异。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巴伯奖得主中诞生了一批在中外学界赫赫有名的女物理学家。而这些优秀的女学生们在毕业后,更是以"巴伯奖学金获得者"为荣,并建立了巴伯奖得主的社会网络,通过教育、政治、医疗等途径服务国家与社会,实践着巴伯奖设立的初衷。